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聚焦:均安牛仔产业升级困局求解

2016-9-23 09:32|原作者: 南方日报

  “每年2亿多件牛仔服装从均安出厂,销往海外。2000多家生产企业同时开工,实现了80%以上的产品出口率。”这样的成绩曾经令均安人颇为自豪,但眼下这样的盛况已难以为继。

  东南亚国家的改革开放力度近年不断加大,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采购商大幅压缩在均安的合作项目,并将之转移到越南等国。“比起五六年前,出口订单量至少减少了30%。”均安镇经济和科技发展促进局常务副局长罗健斌无奈地道出个中窘况。同时,用工成本的增加、技术人才的缺乏、自动化技术更新受阻,也成为均安纺织服装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牛仔服装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牛仔服消费国,但是国际牛仔服装品牌前100名,没有一家是中国企业。”武汉纺织大学教授易长海一句话总结了昔日“世界工厂”的尴尬处境。最早起步做牛仔服装外贸加工的均安企业最先感受到转型升级的压力。企业、政府都意识到必须顺应趋势,走信息化、高效化、环保化道路。但是,如何改变?往哪个方向变?一场牵动均安镇企业和政府的产业变革正在发生。


  1 消失的人口红利


  力高制衣,均安最大的牛仔服装生产企业之一,最高峰时员工总数超过1500人,如今只剩下不足1000人。黄湖南在这里已经工作了两年。

  黄湖南十分忙碌。每天都有500条—600条牛仔裤等待其缝制,一条裤子0.25元。对于记者的攀谈,他显得有点不耐烦,随便回答了两句就加快了手中的节奏。

  “现在来这边打工的人已经少了。”面对记者再三追问,黄湖南突然长吁了一句。的确,当下均安牛仔遭遇到的招工难题越来越凸显。

  所谓的招工难并非用工数量大减,而是从事牛仔服装生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年轻人特别不愿意干这个活,因为缝衣服的时候手会变脏,而且现在年轻人不喜欢去没有年轻人的地方,这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普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罗健斌说。

  在王德生看来,劳动力成本的急速上涨才是高悬在均安牛仔产业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目前整个均安牛仔行业一线工人月薪最起码要到4000元。”王德生既是均安牛仔龙头企业力高的总经理,也是现任均安纺织服装商会会长,如今他自己公司的薪酬水平已在月薪5000元以上。

  一条牛仔裤制作的总成本中,面料所占的比例最高,达30%;其次是洗水,因为工艺流程比较复杂,所以基本上也要到20%以上;用工成本排在第三位,约占20%左右。“均安牛仔主要做贴牌,本身附加值就不高,原来的优势就在于人力成本,现在却成为对我们影响最大的环节。”王德生感叹。

  眼看国内人口红利的日益消退,将产能转移到人力成本较低的东南亚等地也成为众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选择之一。不过,这样的案例在均安牛仔业却少之又少。

  “有些人也曾经去那边开过厂,当地的人工成本的确低但工作效率也低,再加上外围环境等因素导致他们做了几年也难以为继。现在只能发单到那边做,如果直接在那边开厂,现在土地等各方面成本都比较高。”王德生说。

  此外,高层次人才不足也是阻碍均安牛仔升级的重要障碍。从2009年开始,均安就与武汉纺织大学的纺织技术研究院合作,此后每年都有企业到学校招聘,也有毕业的大学生来到均安考察,但最终没有一个留下来。“均安不比中心城区大良,地理位置较偏远,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确存在短板。”广东均安牛仔服装研究院院长助理田磊直言。

  广东省服装设计协会会长黄益群对这点同样深有感触。十年前,他带领武汉纺织大学60名大学生到均安落户,结果不到六个月全部跑光。武汉纺织大学每年安排100多名大学生来广东实习,其中50人去均安,往往实习一结束,学生就全都离开。在他看来,不能提供给设计师事业发展的土壤也是原因之一。


  2 生产自动化推广遇阻


  在人口红利消失的倒逼之下,对传统制造业工艺优化提升的迫切性也骤然凸显。而加大生产自动化的投入,提高单位生产效率,以减少对人力的依赖,也就成为这个行业的重要出路。

  “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上了自动化吊挂系统了,原来的生产数量靠人手去算,现在生产多少条,到什么环节,什么时候完成,都可以在一个生产的信息系统里面完成。”罗健斌介绍,虽然目前上线的自动化系统仍需要一部分人手配合,但已经可以帮助企业将生产效率提升30%左右。

  力高正是均安牛仔探路生产自动化升级的标杆。在力高位于庞大的厂房里,几乎每一层都能看到自动化设备的踪迹。在包装车间里,几条自动化吊挂系统宛如长龙在半空中盘旋,一条条牛仔裤整齐地被吊挂着平缓有序移动,几名工人穿梭其中,负责将输送过来的产品叠好统一包装。而在最耗人力物力的洗水环节,力高投入近百万的激光洗水设备,在几分钟内就能“打印”出洗水效果,污染减排50%,王德生说,将来这一技术还可应用于个性化定制,前景十分广阔。

  事实上,王德生最初对自动化的应用并非像如今一样积极。

  早在2008年力高就接触过一些牛仔生产的自动化设备,甚至有公司找到王德生说要免费送他两条线试用。“但当时我还是婉拒了,因为我觉得现在条件还没成熟,人的管理意识还没跟得上。”

  时光流转,倏忽间近十年过去,王德生的态度已经改变,但整个均安牛仔产业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推广并没有太大起色。“最早在2005年就有企业开始用,那时候设备很贵,大概要100多万元,现在的话价格降了70%,但普及的程度也只有8%-10%左右。”罗健斌说。

  在王德生看来,牛仔企业应用自动化先决条件是要有充足的订单和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一方面,如果订单太少或者不稳定,设备的使用效能就无法发挥出来,反而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完善,即使上了先进的设备,员工不会用,或者需要大规模改造,对企业来说也划不来。“受大环境影响,很多企业订单骤减,本身要养活自己都不容易了,又有何生产改造的动力?”

  易长海认为,自动化应用难与当地企业主的观念有关。

  作为均安牛仔研究院院长,易长海曾经提出在均安打造一条牛仔无水制造智能生产线,但因为要企业家投入,响应者寥寥,最终他将自己的构想放在了山东纺织行业实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的实验室和顺德成立了一个联合实验室,一直很希望将我的成果在均安产业化,但是一直找不到土壤,没有企业愿意合作。”


  3 抱团整合成必然趋势


  过去30年都依靠成熟的生产、完善的产业链进行外贸加工,如今行业进入洗牌和转型升级时期,均安牛仔服装企业的管理者坐不住了。

  “十年前单干比合伙还好,因为赚钱快,只要敢冲敢干。但现在越单干越不行,必须要找有差异优势的拍档,实现三个一相加大于三,只有抱团才有机会。”在服装行业打拼了十几年的罗培尧如是感慨。

  他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均安服装企业主的想法。从2013年开始,凭借多年做高品质牛仔服装的口碑积累,均安政府帮企业注册了“均安牛仔”区域品牌,并在2014年将该商标交由均安纺织服装商会运营。商会则组织本地企业抱团到各地参展,推广“均安牛仔”区域品牌的同时,也学习别人的做法。

  当地政府更是不遗余力地对牛仔服装产业进行扶持。2013年,中国第一家牛仔服装研究院落户均安,主要依托武汉纺织大学在牛仔生产技术的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技术升级和开发支持。同时成立均安牛仔服装联盟,加强对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统筹。但由于这种合作并没有触及企业的所有权。单个企业仍然无力单独面对市场竞争,抱团参展的成效难以显现。

  2013年,时任均安镇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陈有环曾经率众多企业参加北京服装博览会,回来后大家一致觉得可以打造一间牛仔体验馆。“当时是很好的设想,希望里面包含牛仔博物馆、展示馆、定制体验馆三个单元,但回来之后,企业合作的意愿不强,最后只能不了了之。”陈有环遗憾地回忆。

  企业要发展必须寻求更深入的抱团整合。包括力高在内的几家均安服装企业已初步有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以合资入股的形式成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的想法。这与政府的计划不谋而和。实际上近半年来,现任均安镇镇长候选人陈有环一直在酝酿同样的想法。“这家公司成立之后,将来可以此为龙头,进而去开拓自主品牌和线上销售渠道。”陈有环说。

  但他认为,将来国家的环保政策必定会越收越紧,因此首先要在环保和清洁生产端做到无懈可击。“第一步,把均安的洗水企业、清水厂、污气污水处理厂整个生产链条整合起来,实现牛仔生产基地、生产工艺的100%绿色环保,免去发展的后顾之忧。”现任均安镇镇长候选人的陈有环饶有兴致地说道。按照他的规划,这三步做好之后,政府进而要对一批家庭式作坊关停整治,目的是为规范经营的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这个思路也得到了纺织专家易长海的认同。他长期从事绿色牛仔面料、清洁化生产等技术研发工作,所主持的先进纺纱织造及清洁生产实验室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牛仔研究实验室。“牛仔产业要发展必须先解决环保方面的后顾之忧,而无水制造、零排放等清洁化生产,我们实验室都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