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狮山兴贤社区六千村民重建吴氏大宗祠

2017-7-11 07:40|原作者: 珠江时报

  重建后的吴氏大宗祠正门。

  一张斑驳的黑白老照片大合照为何远从新加坡寄回狮山镇兴贤社区?六千村民为何一心出资重建吴氏大宗祠?历时两年多的重修,吴氏大宗祠的主体建筑目前已基本完工,村民希望通过重建祠堂,让后代铭记历史。

  飘洋过海送祠堂旧照

  在兴贤文史纪念馆吴氏大宗祠筹建办公室,进门左手边的整面墙都是照片。细看,原来这些照片记录着大宗祠从2014年开始筹划重建到现在主体建成的每一步。其中最惹眼的就是一张几十人合照的残旧黑白照片,一对新人站在中间,两位老人坐在两边,照片底下写着“吴氏大宗祠原貌”。

  据大宗祠筹委会会长吴富流介绍,这张照片拍摄于解放前吴友征大婚时,当时他们一家人早已移民加拿大,结婚时专门赶回来在大宗祠门前合影,只是为了记得这是自己的根,永远都不能忘记。

  由于大宗祠重建,为了尽量恢复原貌,筹委会专门派人收集之前旧址的照片和资料。当时得到这个消息后,远在新加坡的吴友征漂洋过海将照片送了回来。

  吴富流感激道:“多亏了这张老照片,让我们在重建大宗祠的时候能做到尽可能地复制原貌。今后,我们都将好好保留它。”据吴富流介绍,这张照片最珍贵的就是牌匾上“吴氏大宗祠”的几个醒目大字,这些字是宗祠创建人吴中谦题的字。“除了有历史意义之外,更看重的是先人为后代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吴富流说。

  六千村民出资重建宗祠

  坐落在广三高速路旁的吴氏大宗祠自2014年开始重建,目前宗祠的主体建筑基本完工。据村民回忆,吴氏大宗祠自明朝开始建立,后来被改造成学校(兴贤小学的前身)。

  2014年提出要重建吴氏大宗祠,迅速得到同乡人的支持,大家出钱出力。据统计,超6000多人自掏腰包重建吴氏大宗祠,有的远嫁外地的姑娘还特意回乡捐出一己绵薄之力。

  “我们村大多数人姓吴,大家都支持重建这个祠堂,主要都是为了给自己和后代寻根。有了自己姓氏的祠堂,就有一种归属感。”村民感慨道。

  兴贤吴氏威水史

  兴贤村历史上最多曾有66间祠堂,供奉的是历朝历代的乡绅官宦。

  历史上,兴贤村曾出过吴氏六进士。吴以年是明朝崇祯年间的进士,初任福建省莆田县知县,后至太常寺少卿、太子少保(即太子的老师)。吴以年曾把接风宴席上的菜肴折现以救济百姓,因此深受兴贤村民的尊崇,特设神庵供奉,香火不绝。

  除去“皇恩浩荡”,兴贤村还因文风鼎盛颇受赞誉,成就了吴山戴、吴南州这样的书画名家。“我们村的历史名人多,我们都感到很光荣,希望通过重建这个祠堂,让后世铭记历史。”吴富流期许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