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球拍“玩”共享扫码可租借

2017-12-7 10:13|原作者: 珠江时报

  “给你一个随时运动的理由!”在今年的大沥镇创新创业大赛上,参赛者马绿勒带来了多动朕——体育器材共享平台的项目,并向在场的评委和观众展出了项目的口号。

  马绿勒刚从大学毕业,却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作为一名羽毛球运动爱好者的他,经常因学校周边没有器材维修店而苦恼,也经常听见身边朋友“想运动却无器材”的抱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领着团队总结前期项目的经验,用3个月的筹备时间,提出将前期夭折的项目转型的方案。年轻的团队有着无限的激情,仅用半年时间,他和团队研发设计了球类、球拍类体育器材自动化服务机器,开发了器材芯片识别系统。

  如今,马绿勒注册成立了广州多动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试点投放了球类、球拍类体育器材自动化服务机器,为学校里的运动爱好者们提供体育器材“共享”服务。

  “我们以机器作为一个入口,为用户提供品牌器材,再通过给他们提供一些多功能的服务去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对于项目未来的发展,马绿勒充满期待。

  首次创业受挫 借“共享”理念谋转型

  2014年,高考结束的马绿勒考进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根据校区安排来到了南海。从小便痴迷羽毛球运动的马绿勒,进入大学后便加入了校羽毛球队,大学里良好的环境氛围,让他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去打球。

  经常打球,球拍损耗得也快。由于学校周边没有球拍维修店,为了给球拍换线,马绿勒和球队队员们经常得从学校专门乘车到祖庙的球拍维修店,既费时又费力。

  能不能在学校就把这个问题解决呢?发现这一需求后,身兼校团委创业部部长的马绿勒,马上开始拉拢人才组建团队第一次创业,做起了“爱语者”项目,当起了小老板。该项目专注于羽毛球教学,同时还提供羽毛球销售、维护、组织羽毛球比赛等一系列服务。但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第一个项目因市场太小,很快便夭折了。

  不久后,国内的共享单车频频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共享”模式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共享”理念的突然火爆,让正在首次创业失败中苦恼的马绿勒,再次看到了创业的生机,并决定将“爱语者”项目转型。

  有想法便行动。2016年12月,马绿勒带领一群被创业激情鞭策着的年轻人,写出了创业项目策划书,决定在新项目中专注做器材租借。新想法到底行不行得通?为了寻求更多专家、老师的意见,马绿勒带着策划书,参加了在狮山镇举办的“2016创变者·产城探索”活动,并一举拿下了比赛的第一名。“那时候我们觉得这个项目可以玩下去。”马绿勒笑着说。

  项目有了支持,马绿勒和团队成员们也更有了信心将项目继续“玩”下去。经过3个月的精心筹备,2017年3月,马绿勒团队在学校内开了一间体育器材租借的门店。

  “玩”出租借新产品  成功试点机器投放

  有了门店,马绿勒和伙伴们有了“玩”的场地。可是怎样才能“玩转项目”,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马绿勒在门店中不仅提供了羽毛球拍、篮球、乒乓球拍等大众运动器材的租借,还结合年轻人紧跟时尚潮流,喜欢玩新鲜事物的特点,提供趣味性器材和体育科技型产品的租借。

  相比于零散的器材租借业务,学生们在体育课中对体育器材的较大需求量更吸引马绿勒。为了拓展门店的业务,马绿勒结合学校体育课程不向学生提供球拍类器材的特点,制定了多种租借套餐,吸引了校内许多班级前来订购。

  需求有了,客户有了,服务自然得跟上。为了不耽误同学们上课,马绿勒决定提供配送服务。每天早上7点半,马绿勒和团队成员们都会准时出现在校园的校道上,为订了租借套餐的班级送器材。

  “这样跑太累了。”时间一长,马绿勒发现,体育课程租借器材的需求量大,自己门店所提供的配送服务远远跟不上需求。“我们需要提供一个平台去满足这些需求。”马绿勒想到,如果能在器材中植入芯片,不仅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还能随时让客户进行器材自助租借。带着这一想法,马绿勒召集团队成员一起研究。

  做研究,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为了寻得投资,马绿勒带着项目参加各种创业比赛。“通过参加比赛获得了投资,同时也不断打磨项目。”马绿勒说。有了资金,项目研究也得以顺利进行。于是,熬夜写代码、修改机器设计图纸成为了工作常态。体育器材品牌厂、机器加工工厂也频频出现马绿勒的身影。

  天道酬勤。今年9月,马绿勒和团队研发出体育器材共享平台。经过打磨成型的产品——一台球拍类、一台球类体育器材自动化服务机器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试点投放。只需手机扫码、缴纳押金便可“一元租借”器材,还能在运动时托管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归还时只需用器材感应,新产品具备的便捷功能得到了校内不少体育爱好者的好评。

  瞄准高中生人群 “共享运动”有望上线

  作为大学生创业团队,马绿勒知道自己项目存在着不足。为了让项目得到更好打磨,让自己的经营思路得以拓宽,马绿勒带着项目参加了大沥镇创新创业大赛。“评委给了很多运营方面的建议,对我们今后的运营推广有很大的帮助。”马绿勒说。

  如今,作为创新创业沃土的大沥,一边以创新引领重塑实体经济,一边不断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的土壤。得到了专家指点的马绿勒,在大沥看到了未来更大的发展前景,也吸引着他把项目落户大沥。

  “我们服务的对象不局限于大学生,高中大学都会同步进行,我们还会尝试和体育馆合作。”马绿勒说,大沥的高中多,且存在着一定的需求量。目前他正努力寻求合作,考虑在大沥的高中设置试点。

  “我们会尽量将运动逐渐做得数位化、扁平化。”马绿勒给项目的发展定下了一个方向。

  借助大沥为年轻人提供的这个创业舞台,下一步,马绿勒将以机器作为切入口,不断研发更多功能,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一个能找到“利剑”的平台。同时拓展与更多商家的合作渠道,加速学校的铺点。在不久的将来,大沥的体育爱好者也能享受“共享体育”的服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