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今年旗舰机可能用的黑科技

2017-2-17 09:25|原作者: IT168.com

  如今有两个词在手机圈已经快被各大厂商玩坏,一是“情怀”、二就是“黑科技”。然情怀易讲,而黑科技却难做。即便强如苹果,在iPhone7上“挤牙膏”似的更新迭代也让我们明显的感觉到,曾经几年间高速发展的手机技术如今已渐行渐缓,甚至当同质化成为如今智能机的常态。在日趋饱和的市场,消费升级与创新疲惫的矛盾,使得“黑科技”对于现阶段略显沉闷手机市场显得更为重要。因而今天的机情观察室,我们就来聊聊,在2017年的高端旗舰上,可能看到的那些“黑科技”。

  1、超声波指纹的发展

改变屏幕形态背后所需的变化

  改变屏幕形态背后所需的变化  屏幕作为人与手机交互最直接的部分,其尺寸大小、外观形态对用户造成的使用体验也不尽相同。譬如去年推出的小米MIX,除了改变屏幕本身形态对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之外,在改变整个屏幕面板形态的之外,更麻烦的在于针对屏幕改变后引起其它结构的变化(比如彻底改变传统话筒的语音传输方式、内置超声波发声器代替红外传感器等)。根据目前上游产业链以及通过媒体曝光出对新品的预测来看,进一步提高屏占比无疑是接下来对手机形态方面最直接的明显改变。而这其中,改变幅度最大的可能当属新一代iPhone。

  一直以来,大多数手机厂商在提升屏占比的这条路上都在不懈努力。在此之前,大多都是以缩短屏幕左右边框的方式,使得屏幕看起来视野更加宽阔,比较极致的就是努比亚的Z11,利用玻璃的折射原理,通过将屏幕进行斜边处理,通过改变屏幕边缘弧度,折射出无边框的感觉。而后,当屏幕的边框已经缩短到当前工艺极限的时候,在OLED屏幕技术布局已久的三星则推出曲面屏,通过改变屏幕形态达到增加屏幕可操控区域以及视觉美感的目的。而当屏幕左右两边的工艺暂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人们的眼光自然落在了屏幕上下两端上。

小米5S上超声波指纹模组特写

  小米5S上超声波指纹模组特写  而想要在屏幕上下两端做出创新与左右屏幕边框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我们都知道,对于当前的主流智能手机,屏幕上部有前置摄像头、各种传感器,底部涉及到屏幕排线的布置与指纹模组的空间。因此,超声波指纹的应用成了当前最靠谱的解决方案。关于超声波指纹,其实大家并不感到陌生,在去年年初MWC上高通就发布过这项技术:利用高分辨率超声波扫描指纹,根据超声波在指纹的凸起与凹陷之间记录指纹信息,从而识别指纹信息。之前在小米5S上也出现了可以量产且商用的成品,不过彼时的产品更像是一款半成品,对于外观形态、识别率都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据传iPhone8将有一个OLED的特殊版

  据传iPhone8将有一个OLED的特殊版  无独有偶,在芯片厂商之后,有部分指纹芯片厂商目前也已经可以做到商用阶段的类似技术,可以将指纹识别模组配置在玻璃盖板内层,而无需像传统的电容式玻璃内层传感器那样对玻璃盖板进行按键凹槽工艺。不过这项技术目前只能穿透1mm的面板厚度,而当前旗舰机上应用的2.5D玻璃面板的厚度已经超过这个厚度,对因此在识别率上还有所欠缺。不过目前已经确定,iPhone8将采用OLED屏幕,而OLED屏幕恰恰具有轻、薄的特点,因此对于新一代iPhone来说,做到一块完整的玻璃面板而不必再有开孔,当前从技术上实现已经完全不算困难,剩下的就是苹果自己对于体验的优化以及与iOS的结合,或许在iPhone十周年的发布会上,苹果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2、双摄继续进化

  如果回顾16年整个手机产品,给我们带来最多的应该就是双摄的普及。从最高端的iOS旗舰到安卓千元机,都能看到双摄的身影,并且几乎已经确定,在今年MWC上即将发布的LG G6、华为P10都会采用双摄,新一代iPhone不出意外也仍然搭载双摄,因此在17年,双摄的演进应该仍然是各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当前,双摄主要集中在黑白镜头+彩色镜头、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两种方案。前者主要是以硬件为基础,通过算法来提示画质,而后者则是实现了主流手机的光学变焦。技术方向不同,对用户的定位也不同。

  而在17年,各家依然会沿着自己制定的路线继续对技术进行更新,而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哪种方向,对于双摄的演进,共同提高的将会有两部分:1、两个摄像头都加入光学防抖;2、对背景虚化(人像模式)算法的继续升级。由于双摄模组之间的距离过近产生相互的“磁干扰”,以及两颗摄像头模组的体积限制,目前也没有足够的空间给每一颗摄像头上光学防抖,因此无论是苹果还是华为,始终都没有彻底解决双摄防抖的问题(均只有一颗摄像头带OIS)。而对于通过双摄拍摄变焦场景时,光学防抖对于成片的用户体验起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升级方向上,笔者认为搭载完全的光学防抖将会是接下来搭载双摄的各大厂商着重解决的技术问题。

没有搭载光学变焦的Mate9也提供了2倍变焦模式

  没有搭载光学变焦的Mate9也提供了2倍变焦模式  另一方面,对于双摄的实际应用,在背景虚化(人像模式)的拍摄效果上,双摄比之单摄有着更实用且直接反馈给用户的功能点。相比之下,依靠双摄增加的各种滤镜、拍摄玩法则更像是属于“附加值”,依靠双摄能给到你百分之百的体验,而如果只通过软件算法,也能有百分之八十的效果,这对于消费者的期待值会有一定的折扣。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双摄的背景虚化、甚至更成熟的光学变焦系统则是在软件方面升级的重点。

  3、人工智能的应用

WDC2017海报

  WDC2017海报  几年来,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出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几年前的风口“互联网思想”、15年底的VR/AR、以及如今手机中的“人工智能”。所以你看到:16年底发布的荣耀Magic首款搭载EMUI之外系统版本的产品,魅族的Flyme6也提出了“One mind”的思想,巧的是笔者成文时苹果也刚刚发布了2017年WWDC的预热海报,简介中第一句就是“Technology must intersect with the liberal arts and the humanities(科技应该与人文相结合)”。不难猜想,在今年新版EMUI 6中,一定会借鉴荣耀Magic的经验,搭载人工智能的功能,而一直主打人性化、好用的MIUI 9,相信自然也不会错过。由此可见,基本上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手机系统将不再以纯粹添加功能为主,而是更多的思考人们用手机来做什么,提高交互体验。

  之所以各家系统都在主打人工智能的卖点,笔者认为更多的原因在于身处于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几乎成为我们生活的中心,承载着太多功能和信息。一直以来,智能手机的定义都是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第三方软件,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的总称。可以看到,如今阶段的智能手机处在各种信息的读取和展示,而缺乏对信息进行深度处理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是对信息的深度整合、处理,做出相应的反馈,使得设备变得有“思想”,在使用中变得更加简洁高效。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在对用户信息的提取中,对信息的筛选、保存以及对信息的管理,也都会成为一个严肃的问题。

  总结:老实说,如今的智能手机已经逐渐变得有些索然乏味。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变的过程中,无论是系统还是硬件设备,都经历了一个相当的时间来进行技术积累。而在几年间手机高速发展之后,当前一轮的技术积累已经被差不多消耗殆尽的时候,尽管产品开始变得平庸,但谁又知道低谷过后会迎来怎样一个新的爆发。今天我们所能预见的,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的科技,或许还有VR/AR的发展、手机与智能家居的结合。笔者也非常期待,在经过又一轮的技术积累后,科技还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