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平洲环溪村:祠堂成了小卖部

2015-5-15 11:58|原作者: 珠江时报

p151_b.jpg

“士多祠堂”外常常有老人在闲聊。

  步入桂城夏南一社区的环溪村,你会发现果然村如其名,整个村被小河包围,数座小桥沟通对岸的高桥村,河边一排垂根老榕,颇有水乡风韵。

  正当记者想要搜寻能与此恬然景色相衬的古老祠堂时,所能看到的却是这么几座祠堂:一座被改成厂房只剩下门脸,一座被用作小卖部,还有一座挂着褪色招牌、正在重修。

  原本,环溪村有郭、黎二姓共十多座祠堂,但经历历史风霜之后,不少已然湮灭,余下的几座祠堂也曾经被挪作他用。环溪村的祠堂在时代变幻中几经嬗变,剩余零星片段残存在老一辈人记忆之中。

  拆毁 为取建材拆祠堂

  环溪村原本有多座祠堂,但解放后由于建设需要,较大的祠堂被拆,取其建筑材料,南海一中、三洲水闸、村中粮仓的建成,都有环溪祠堂的“功劳”。

  在环四新路路口,那座正重修的祠堂门上挂着一块印有“本色”二字的褪色招牌,室内墙上还挂着两块镜子。“这座祠堂之前还是理发店,今年才开始重修。”和这座“理发店祠堂”紧挨着的是“士多祠堂”,80多岁的店主黎伯指着正在重修的祠堂说。

  “士多祠堂”已经没有牌匾,黎伯从挂牌匾处搭了个雨棚延伸到台阶外。台阶上,摆放着两个盛放杂货和零食的木柜子和一台存放冷饮的旧冰柜,三五老人坐在门前闲谈。远远望去,若非那对残旧的镬耳提醒着路人这曾经是一座祠堂,这个无名小店就和最常见的杂货铺并无二致。

  “这在重修的叫怀正书室,姓郭的,而我这个士多叫镜台黎公祠。”黎伯话音刚落,聚在士多门口的老人们也七嘴八舌地加入进来,“我们村本来有十几座祠堂,不过后来拆了,当时我们还把拆下来的砖头搬到岗建会场。”

  原来,环溪村郭、黎二姓祠堂最多,解放后,由于资源紧张,以及建设的需要,村中较大的祠堂便被拆毁,用来做建筑材料。南海一中、三洲水闸、村中粮仓的建成,都有环溪祠堂的“功劳”。如今剩下的俊杰黎公祠、镜台黎公祠、志翼黎公祠、怀正书室几座祠堂尽管逃过一劫,但仍然难免被挪作他用。

  黎伯在镜台黎公祠开士多已有十几年时间。他告诉记者,现在村中祠堂属于经联社,他租用了镜台黎公祠,而怀正书室则成为了“本色理发店”。现在,在村民倡议下,它终于开始重修了。不过要补回杉木、盖上瓦面、重新铺地板,对于并不富裕的村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变迁 几易其身成学校

  村里的明恩郭公祠自古便是乡校私塾,解放后被建为夏南小学,白天是孩子们上学的地方,晚上则充当扫盲夜校,而后来,它的旧址转身变成了夏南一幼儿园。

  如果说镜台黎公祠、怀正书室的改变让人惋惜,那已然消失的明恩郭公祠反倒留下了一点延续。老人们扬手一指,夏南一幼儿园坐落之处,正是明恩郭公祠的旧址。

  正当下午4点左右,幼儿园大门打开,一群群学生涌了出来。门口等候多时的家长将孩子搂上车后,踏着自行车缓缓离去。幼儿园是一栋四层高的旧楼,楼后是约三十平方米的操场,已看不出祠堂模样。

  “以前明恩公是三进的,很大,不过解放后被拆了,用来建夏南小学。”榕树头下,80多岁的老人黎溢看着幼儿园介绍道。

  对于村民郭乃炳来说,夏南小学还蕴藏着建国初的特殊回忆。当时的夏南小学,白天是孩子们上学的地方,晚上则充当扫盲夜校。他当时就是教书先生。“我是义务教书的,要向生产队请假来备课,每晚都要上课,当时没有电,只能点火水灯。”在艰难岁月,夏南小学成为了农民与文化接触的重要场所。

  时间一晃来到当代,夏南一小学新校舍建成后,明恩郭公祠的旧址转身变成幼儿园,至今已有十数年。

  为何会选择在这里办学校呢?村中年逾八十岁但仍为桂城编修方志的郭焕文的解答让人豁然开朗。“以前明恩郭公祠还是私塾,后来才变成新式小学,我也在里面上过学。”

  郭焕文认为,由于当时没有正规的校舍,才用明恩郭公祠充当学校。不过,为何偏用祠堂而不用其他,恐怕也是因为明恩郭公祠自古便是乡校私塾,即使后来身灭,但其文教之风仍多多少少遗存在故址之上。

  记忆 乡饮不再念想在

  环溪村的明恩郭公祠、俊杰黎公祠等比较大的祠堂都曾经举办过乡饮,但如今这样的庆典已经不复存在。乡饮,成为老人们津津乐道的集体记忆。

  “乡饮酒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乡饮,这种中国传统民间风俗,早在《仪礼》《礼记》之中有详尽记载。

  在环溪,像明恩郭公祠、俊杰黎公祠这些比较大的祠堂都曾经举办过乡饮。村中解放前出生的老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印象。“当时夏教乡六条村每年轮流举办,在各村祠堂摆酒、吃饭、唱戏。”黎溢想起当时乡饮的情景,声调也昂扬起来。

  只是,乡饮的热闹在解放之后就便式微了。亲历者因年事已高对细节情景已记不清楚,未历者听到乡饮一词则不会泛起波澜。

  不幸之幸是,郭焕文用他的笔为这段历史作了些许挽留。他在《“祀魁”钩沉》一文中写道:“记得儿时,村里有一项比春节更隆重的欢庆活动,就是农历正月十八、十九两天,流行于南海夏教乡的乡饮(俗称‘祀魁’)。”

  夏教乡饮,始于乾隆初年(1736年),原本是拜魁星、拜孔子以祈求读书人文星拱照。民国后又增添祭祖活动,凡村里本地士绅、大学生、60岁以上老人、7到16岁儿童都能参加。“乡饮头一天是接待学童,宗祠门口高挂大红灯笼,左右列队迎候,各个一贯整齐,都是清一色长衫马褂,瓜皮红顶帽……宗祠外人山人海,欢声笑语,简直像全乡操办大喜事。”

  “50多年过去了,同辈人谈起乡饮仍记忆犹新,津津乐道……”同辈回忆成为了文章的收尾,因为那已是上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现在再想弄这么大庆典根本没可能,没有经费,村里人力也有限。”郭焕文说。

  老人们叙述这些往事,语气听不出有多少遗憾,反而是一种平淡。经历时代裂变之后,宗祠,乡饮,皆成上一辈遥远的念想,徒然蕴藏于日渐模糊的记忆之中。
来源:珠江时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