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四千个日夜走街串巷服务患者,佩服!

2015-10-16 10:24|原作者: 珠江时报

  医药箱、摩托车是她的贴身好帮手,带着它们,禅城区朝阳医院的李玉兰穿梭在大街小巷。4000多个日夜,她为36000多户家庭服务过,在社区开展300多次健康讲座,接触过无数的“老弱病残”。

  她扎根社区医院一干就是11年,如今的她把社区护理当成理想,这份工作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让更多病人有了希望。她也因此获得2013年“佛山市最美天使”荣誉,所在的医院也于2013年通过国家级社区卫生示范中心评审,成为佛山唯一一家国家级社区卫生示范中心。

  她是平凡的社区护士,却成长为不平凡的“最美天使”。

  扎根社区医院11年

  2004年,李玉兰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级护理专业毕业。走出农村的她带着家人的期盼和优异的成绩,盼望着能进入广州的三甲医院工作。可是,由于身高问题,一道无情的门槛将她卡住。当时,她常常失眠,“觉得对不起家人,花那么多钱供我读书,居然找不到工作。”无比失落的她甚至想过转行,最终还是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才来到禅城区朝阳医院做社区护士。

  11年前的朝阳医院还在禅城区快子路,又小又破旧的医院让李玉兰心灰意冷。李玉兰想起当年的无奈,只能“先就业,后择业”,心想,说不定熬一熬就过去了。由于她是朝阳医院第一个大学本科生,工作没多久,她的优势就逐渐发挥出来,尤其是写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农村孩子的勤快品质。五年后,才28岁的李玉兰就被晋升为护士长,她是全班同学中第一个当上护士长的。2013年,李玉兰还获得佛山市总工会、佛山市卫计局、佛山市护理学会颁发的“佛山市最美天使”称号。

  多年的生活工作经历让李玉兰明白,人生下来就好像一副拿到手的牌,牌好牌坏已无法改变,但人生路上如何出牌,是要经营的。在有限的条件下,活得更好是要努力奋斗的。在为家庭病床的残疾人患者服务时,遇到没有求生意志的患者,她常常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他们,“不要那么快就放弃,坚持一下,说不定就见到明天的阳光了。”

  让护理工作充满人情味

  不同于一般的医生看病,李玉兰要上门为各种“老弱病残”服务。她的服务对象从最初的家庭病床患者扩展到残疾人康复、居家养老等范围,甚至临终关怀、社区健康教育等。11年来,李玉兰深入社区,服务过36400多个家庭,开展讲座达300多次,足迹遍布禅城区的各个社区。

  83岁的谭婆患有小腿皮肤癌,独自居住在老人院,小腿溃烂散发的恶臭,连护工都不愿意靠近她。李玉兰却每天给她清理、换药,连春节期间也不间断。照片中,谭婆孤独的眼神中透着忧伤,李玉兰告诉记者,她每天去的时候,老人还是会笑。尽管李玉兰悉心照料,老人还是在半年后去世。“这是我们这一行无可避免的,”李玉兰说,每年都会有几个患者去世,见证生老病死,服务了多年的患者去世已是常有的事。

  对李玉兰来说,每个患者都是亲人,患者也把她当成家中的一员。家住东方广场的李阿姨患有重度帕金森病,卧床在家,臀部长了湿疹,连保姆都不愿意给她看,只叫李玉兰去。而她此时已有六个多月的身孕。好在离医院近,她还是挺着大肚子去帮李阿姨护理。更有被大医院几乎判了“死刑”的癌症晚期患者,而她,是唯一靠近他,**他,告诉他不要怕,陪伴他安然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的人。

  “这就是我们和其他医院护理人员的区别,”采访当日,李玉兰才去大医院孕检回来,“那里的护士忙得抬不起头来,更不会说跟病人有其他更多的交流。”前段时间天气突然变冷,李玉兰还收到不少患者发来的关心。在她看来,社区医院的护理工作更有人情味,更有意义。

  创新将社工组织引入到护理团队中来

  11年来,李玉兰见证了禅城区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禅城区须要护理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多了。她刚开始工作时,朝阳医院接管的服务对象仅100多个,现在已经达400多个。虽然家庭病床科护士也从最初的3个增加到现在的11个,但还是不能满足需要。李玉兰常常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一天有48小时。

  晋升护士长后,李玉兰更多思考这个“供需”问题。近年来,李玉兰两度赴港学习,她大胆借鉴香港先进经验,将社工组织引入到护理团队中来,大大扩充了社区护理队伍。今年8月,李玉兰代表朝阳医院与禅城区祖庙街道社工局签订医务社工合作协议,让更多社区居民受惠。

  作为朝阳医院社区护理的带头人,李玉兰深知肩上的担子很重。近年来,她带领护理团队率先在禅城区开展残疾人居家康复护理。今年初,处于孕早期的李玉兰仍坚持上门为残疾人服务,指导其他护士开展护理服务。

  “这是一份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李玉兰说,感谢当年的坚持,成全了如今的护理梦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