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黄连:悠悠的云飘过 明清古韵远流长

2017-2-23 09:03|原作者: 顺德城市网

  在历史上,黄连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圩镇。清朝时,黄连的工商业已相当发达。工商业的兴旺必然吸引了八方人才,积淀丰厚的地方文化。从现在仍沿用的街巷名称众,我们可以感受到昔日黄连的历史气息和书香韵味:诗社直街、尚义巷、文魁巷、天知堂、雍和里、社学大街……

  黄连的工商业之所以发达,其实也有黄连河的“功劳”。旧时的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路,而黄连河沟通了西江和北江的水系。虽说黄连河是小河,但其河面较阔,有一定的水深,因而成为交通要道,造就了黄连工商业的繁荣。

  图@网友“马彦良”

  作为一条内河,或许黄连河的价值,不再体现在水运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欣赏上。走在黄连村道,你会看到黄连河畔的绿树挂着红红的灯笼,村内的树脚被当地人粉刷成白色,清澈的河水流淌着欢乐的乐曲,河面映着枝叶交错的倒影……水乡韵味,由此体验。

  图@网友“马彦良”

  凭借水乡的地理条件,在解放前,黄连人便有“划龙虱”的娱乐运动。龙虱是黄连的香云纱工人创造的,他们巧妙地把磨茨莨桶(专门储放制作香云纱的特色植物汁液染料“茨莨汁”的椭圆木桶)用作游龙竞技,于是,黄连便有了划龙虱这项人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划龙虱与划龙舟在原理上相似。只不过,与龙舟相比,龙虱的形体比较小,每条龙虱只能容纳一个人。

  图@网友“福源”

  随着香云纱的逐渐衰落,龙虱也渐渐消失在民众的生活中。所幸的是,近年来,黄连复活“龙虱”文化,让年轻一代的黄连人有机会接触半个多世纪前的竞技活动。

  有河就必**头。在澳心何氏先祠前方,有一个叫码头,叫做何诒燕堂码头,当地人称其为“石狮脚”。这个码头保存了顺德最大、最完整的明朝巨型古石狮。据说,黄连最值钱的文物,便是这对石狮和石龟祠公园里面的两块碑。以石狮来镇水的码头,在顺德范围内是非常罕见的。关于这对石狮的作用,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为了镇水,有的说是为了镇住河对面的猫公祠里的猫精。

  图@网友“小丑-梓童千阳”

  位于石龟祠公园里面的两块石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一块是“傅氏先茔之记”碑,而另一块则是一谕祭碑,两碑分别立于明代弘治四年(1491)和正德元年(1506)。据说,谕祭碑是广东布政使司左参政翁健之代表皇帝,为当时的司礼监太监傅容的父母坟祭奠而立的。

  图@网友“马彦良”

  同样有数百年历史的建筑,还有坐落于黄连北头的静叟梁公祠,该公祠至今已有534年历史。与其他祠堂不一样的是,静叟梁公祠的祠堂中座两边陈列着多位梁氏祖先的画像,而祠堂后座是思忠阁,供奉着祖先。

  图@网友“福源”

  让静叟梁公祠出名的,莫过于是它仍保存着完整的五大面蚝壳墙。尽管在清康熙朝以前,顺德人就已经用蚝壳来修筑房子,但是,用蚝壳来修筑祠堂,至今仍是比较少见。

  图@网友“福源”

  在岭南少见的建筑,还有“仓沮圣庙”。位于黄连的仓沮圣庙,建于清代光绪元年。仓沮圣庙是目前岭南少见的纪念仓颉、沮诵作字之功的庙宇。据说黄连的仓沮圣庙建成后,黄连的孩童读书入学都在此行“开笔礼”,祈求读书上进、学而成才。

  图@网友“小丑-梓童千阳”

  图@网友“福源”

  行走在黄连,你会不由地惊叹:黄连的文化底蕴实在是太深厚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