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高明井头线二期“火力全开”解29年供电难题

2017-7-25 09:02|原作者: 25小时网

       2017年7月的一天,高明供电局杨和配电所运维班的技术员梁伟巨如常换好自己的工装,与同事一起出发去现场巡线。与往年不同的是,如今巡线的道路上多了不少新修的小道,汽车可以直接开到电线塔附近,他们无需再自己爬上山坡。“这些小道都是去年线路升级时临时铺就的,没想到现在还能派上用场。”

  更让梁伟巨想不到的是,他负责的杨和镇井头线,在去年完成了第一期升级改造,以往相对残旧的设备焕然一新,供电能力全面提升,让这条位于大山深处的供电线路再焕活力,更一下子破解了高明区皂幕山区域29年来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井头线升级改造的二期工程将在本月正式开工,无论是这条线路还是其所供电的区域,都将迎来又一次新的变化。

  突破29年供电瓶颈,旧线路迎来大改变

  把时间调回到2005年,那一年梁伟巨刚开始负责井头线的日常运维工作。“这条供电线路全长约73公里,供电范围更是占到了整个杨和镇的四分之一。”梁伟巨熟练的告诉记者几个数据。在过去的12年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围绕着这条供电线路展开,而这项工作背后的艰辛与不易,他都了然于胸。

  始建于1988年的井头线,到2005年时部分设备已经相对残旧。73公里的供电线上,线路的运营条件很差,防震部件有不少破损,拉线偶尔会松脱,给周边的村民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不过最关键的在于,井头线穿行而过连绵的山区路线,不仅给维护抢修带来很大的客观阻力,连日常的运维都要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丘。而且线路沿途桉树众多,更极大影响了线路的运行情况,这些因素,都让井头线成为高明区故障率较高的线路之一。

  但井头线供电的区域又尤其重要。该线路穿过高明区杨和镇东南部的井头片区,这是佛山最高峰--皂幕山的所在地,雄厚的文旅资源潜力、未来极大的区域开发价值都给该区域内的配套设施提出了高要求。作为井头片区内唯一的供电线路,井头线任务很重。

  “在过去的29年里,井头线的供电压力是超乎想象的,但由于深在最高峰之中,也没有多少人了解这条线路。”梁伟巨告诉记者,他们班组21个人需要负责起井头线以及周边支线共300公里供电线路的日常运维、急修、巡检等工作,相比其他线路,其工作强度相当大。“电塔在深山里,汽车开不上去,工作人员只能步行上山,一次次的在人烟罕至的高山里用脚步丈量每一座电塔之间的距离,跟深山探险差不多。而且巡检线路特别长,我们分三人一组去巡视,也需要一个月才能全面巡视一遍。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确保出现问题后,在45分钟内赶到现场,及时修复故障区域,控制影响范围。”

  启动升级项目,用三年时间实现蜕变

  2016年9月,高明区正式将打造“岭南美丽田园新城”成为未来发展两大目标之一,并且着力在五年内将高明打造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在这背景下,全域旅游、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项目的建设相继启动,作为高明乃至整个珠西区域重要的文旅资源,皂幕山以及周边区域的发展需求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实早在此半年前,高明供电局就已经开始着手井头线的升级项目。2016年3月,高明供电局联合杨和镇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对整体工程的建设进行前期的设计、规划和协调。并指派了工程前期协调人、过程管理工程师以及进度管控人员,提前做好项目整体实施策划,编制每项停电进度计划,加强与承建单位沟通,量化工程任务明细,进度管控人员按划定的计划,做好与设计、承建单位的前期沟通与现场查勘;明确青苗赔偿及征地补偿等相关管理规定,确保各项工程有计划开展。根据计划,高明供电局计划投入约三千万元,利用3年的时间,对井头线全线进行改造升级。

  “这是井头线29年来第二次大规模的升级改造,包括设计、青赔、施工等方面都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整体工程分成三期进行,分不同的项目对线路进行一次全面的升级改造。”高明供电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井头线供电范围广、地处深山、地形复杂、跨越路线长远、升级改造项目多等客观问题在项目立项时就困扰着项目组。“但我们就凭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势,不断的协调沟通,优化施工方案,一定要拿下这项艰难的任务。”

  三次优化方案,确保最佳施工效果

  2016年5月,井头线升级改造第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对井头线的电缆进行全面的升级提升。记者了解到,根据最初的停电施工方案,一共需要停电施工10次、每次停电3天才能完成整体线路的升级,也就是说,一期工程原定停电时间达到30天,这无疑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梁伟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次停电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生产的影响极大,还要提前多个部门充分协调,所以每次停电施工的机会都很宝贵。为了减少停电的影响,缩短工期,高明供电局反复优化施工方案,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停电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据介绍,在规划阶段,施工项目组先后对方案进行了三次优化。一是提前统筹起所有施工部门和分组,召开停电施工协调会,进行全方位的施工调配,明确每一个小组的职责和注意事项,让每一次停电施工都能达到效果最大化。其次在施工前几天,施工队就会在山上开辟一条供吊车上山的便道,并提前组建起部分铁塔,再由吊车迅速组装和更换,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而在施工现场,各部门、各层级按既定的方案进行现场管控,确保每个施工点有明确的责任人,每个施工面有明确的进度质量协调人。

  就这样不断的修改与优化,一期工程的规划使用时间得以缩短。经过第二次优化后,停电施工从30天将为6天,经过第三次优化后,从6天再次缩短为3天。“简直就是在海绵里挤水,一点点的提炼,将每一分每一秒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梁伟巨笑着对记者说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克服万难显实力

  在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施工现场的地形变化、征地等问题,也给施工队带来不小的挑战。

  除了山地路段之外,井头线还经过公路、私家别墅区、小部分农田、高价值果木区、花田、水田以及大量桉树林等地形,不同地形对施工难度的要求各不相同,征地情况也因地而异。

  “一方面经济果木的赔偿金额比较高,很难达成一致标准。另一方面别墅区内有很多常年极少居住的住户,要说服他们甚至联系上他们都非常难。”梁伟巨称,井头线上的困难真不少,在施工前,项目工作人员发动一切力量,充分针对每处具体地形规划施工方案、耐心联系沟通每位征地用户,同时也尽可能利用政府部门及村委会的影响力,群策群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确保工期顺利推进。

  2016年12月20日晚上8点30分,在经历了3次约350人次的停电施工后,随着10kV井头线重新投入杨和电网系统运行,历时192天的10kV井头线改造一段工程圆满完工。

  “那三天的施工可谓是争分夺秒。”梁伟巨向记者回忆道,为了减小停电的影响,施工时间定在10月份之后。尽管那时天色已经是昼短夜长了,施工仍选在清晨六点半开始,一断电开工后,就一口气做到晚上十二点。为了提高效率,施工队还把重达80吨的吊车拉上山,提前组装铁塔、吊车迅速提拉,组装后赶往下一个地点,在10月份暑气尚存的深山中,在施工人员的大汗淋漓之下,一座接一座的高跨铁塔就这样奇迹般的树立了起来。“期间我们只停下来匆忙吃了午饭和晚饭,完全顾不上休息或者劳累,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做完工作,尽早复电。”

  当晚24时,停电区域正式复电。施工人员总算可以喘一口气,静静地看着不远处刚亮起的点点灯火。在灯光下的用户或许还没来得及了解到,经过短暂的停电之后,自己周边的线路供电能力提升了3倍,以后再不会轻易出现故障停电等情况,而这一切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着,只有80吨吊车碾压过的山林道路,默默记录下这背后的辛酸。

  整理行囊再出发,二期项目即将启动

  数据显示,一期项目完工之后,原本70平方毫米的导线全线换成了120平方毫米的导线,使得原来7800kVA的最大接入负荷提升到23000kVA,供电能力提升了近3倍,并且全线采用绝缘导线、供电负荷分割等,大大提升了供电的可靠性。

  “往年井头线都会出现一些的故障停电事故,给区域内的居民带来很大的不便,但在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升级改造之后,至今从未发生过故障停电事件。”梁伟巨称,受到高山树林等客观条件限制,一直以来井头线的供电可靠率并不算高,出现紧急停电后,也需要一定的修复时间。但在一期工程完工后,一是井头线的设备全线提升,二是运维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有所减小。

  如今,梁伟巨和他运维班的同事巡线时不用再徒步登山走去铁搭,他们可以开车沿着一期工程为吊车挖出来的便道上山,沿途的山林风光、鸟语花香让他们的巡线工作更轻松。新的电缆、更高的架设、更可靠的防雷措施,减少了供电故障率,让区域供电更可靠。另一边,高明区“岭南美丽田园新城”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未来将有众多优质文旅项目布局在皂幕山这块潜力巨大的土地上,而井头线将为这片区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稳定可靠的供电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10kV井头线改造工程二段即将全面开工,三期工程也将在明年动工。根据规划,在一期工程完成16公里线路供电能力的提升之后,随后的二、三期工程将更换残旧电杆、铁塔,更换导线,全面提升整条井头线的供电能力,将更加稳定的供电带到包括皂幕山景区在内的区域,届时整个杨和镇东南部片区的发展配套将更加完善,让佛山第一峰周边的旅游开发更加“电力十足”。

  通讯员/谢颂情 黄国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