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人文佛山 | “冬大过年”,你家还会吃“九大簋”“太公分猪肉”吗?

2018-12-21 16:48|原作者: 佛山档案

  各位街坊,明天就是冬至啦

 

  “冬大过年”,你们会怎么过呢?

 

  按照以前佛山的习俗,视冬至为重要节日,佛山人在冬至敬神明、拜祖先,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其重视程度不逊于过新年。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载:“冬至祀祖,乡最重冬祭,春秋之祭间略,冬则无不举者。祀毕,与家人宴于室,日团冬。”

 

  小链接:冬祭

  冬至日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 备三牲祭祖和扫墓的习俗, 冬至扫墓叫“过冬纸”。人去世未满三年,后代扫墓应在清明节“过春纸”,满三年以后才“过冬纸”, “过冬纸”被称为冬祭。

  ——《佛山市城区志1984-2002》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冬至进行冬祭的习俗已逐渐被淡忘。作为替代,很多家庭会在冬至当天做腊味糯米饭、杀鸡宰鸭炖八珍,团聚过冬,也有人家备菜肴祀先祖。

 

 

  但是在南海,“冬祭”这一传统的习俗仍被保留。每逢冬至,大沥平地村的黄氏大宗祠便会举行冬祭。

  在冬祭仪式上,花甲以上宗族男丁会穿着古式礼服进行“祭天”,随后吃“九大簋”、还有“太公分猪肉”环节!

 

  小链接:冬祭

  冬至日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 备三牲祭祖和扫墓的习俗, 冬至扫墓叫“过冬纸”。人去世未满三年,后代扫墓应在清明节“过春纸”,满三年以后才“过冬纸”, “过冬纸”被称为冬祭。

  ——《佛山市城区志1984-2002》

 

  冬至日举办冬祭,是南海平地黄氏族人的传统习俗,据《南海平地黄氏族谱》记载,平地黄氏每年春、秋、冬三祭,自咸丰年间,取消秋祭,只办春、冬二祭,并延续数百年。上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冬祭曾经停办。2005年平地复办冬祭,至今已有13个年头。

 

 

  平地村黄氏冬祭的第一环节,所有年过六旬的老人、四位族中幼子都需穿戴好蓝色帛帽、红黄马褂、黑色布鞋,跪在坛上祭天。

 

 

  祭天时鸣钟九响,间开击鼓九节,每节三响,代表着黄氏一族开村近900年。在祭祖仪式上,宣读祭文、为祖先上香、化宝、敬茶敬酒等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鸣钟击鼓的声音伴随始终。

 

 

  冬祭仪式过后,族人同吃“九大簋”,“九大簋”包括“三硬”、“三扣”、“三小炒”。

 

 

  小链接:“九大簋”

  “三硬”:白切鸡、烧肉、烧鸭;

  “三扣”:扣肉、扣鸭、扣蚝;

  “三炒”:炒虾米、酸菜炒猪肠、鱼丸炒时菜。

 

  午宴后,会进行“太公分猪肉”环节,参与祭祖的所有族人均可以分得烧肉,60岁以上长者还可多领一份,以表尊老敬老、添福添寿之意。

 

 

  小链接:“太公分猪肉”

  冬祭分猪肉时,是体现孝德之时。根据平地族谱记载,六十岁以上可加一份,七十岁以上加两份,七十五岁以上加三份,以此类推,而九十岁以上每岁再加一份。

  同时,太公分猪肉,奖惩分明。旧时文武生加四份,举人加八份,进士以上翻倍。而违反村规者,除了当时处罚外,三年无猪肉分。

 

  除了南海大沥平地村,顺德勒流的伍氏宗族也有“太公分猪肉”的传统!

  伍氏宗族从明洪武年间迁至勒流,至今已有四五百年历史。2003年伍氏大宗祠重修后,族人重新恢复冬至分猪肉的传统习俗。

 

 

  每年冬至前,族人自愿报名赞助烧猪、基金或其他物品,每年冬至宴会,出席的族人每人能获得半斤至六两烧肉,一份六两的烧肉,寓意着“六六大顺”~

 

 

  随着时代发展,伍氏族人每年冬至分猪肉后,还会进行派油、派米、派利是等慈善活动。“最初我们希望在冬至期间为伍氏家族的低保人群、残障人士等有需要的人派发油、米和利是,伍氏族人伍国敏说,后来这种慈善活动辐射至周边地区,其他姓氏族人也参与其中。

 

 

  为什么“太公分猪肉”在宗族活动中尤显重要?

  古代规定平民以猪祭祖,人们在长期的祭祀过程中,将自身与祖先、神灵的沟通越来越集中在祭肉中去实现,并通过祭肉这一具有独特原始思维意义的象征物去实现人神之间的交融,通过享用祭肉去获得来自神灵或祖先的力量或福荫,从而获取源自身心康泰、子孙腾贵的文化效用。

  人们在购买、供奉、分配、享用祭肉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大规模的运作中重新获得自我身份的公共认识以及公共资源的组合为公共资源的分配和权力,而接受祭肉者则是参与公共的认同而获得个人身份的确认。

  ——顺德文化学者李健明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