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佛山400多岁传奇古榕“亮相”全国读书会

2019-6-4 07:28|原作者: 珠江时报

古榕根节生长在南风古灶石壁上,没有泥土,却依然枝繁叶茂。

  日前,“绿色共享,生态中国”读书会暨梁衡先生《树梢上的中国》诵读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演播厅举行,佛山市禅城区作为岭南唯一受邀城市作分享,在全国文艺界交流平台上宣传推介绿色文化禅城。据悉,全国仅2个城市受邀作城市绿色文化推介。

  “树”看禅城古树名木景点多

  《树梢上的中国》由著名作家、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所著,记录了二十多棵古树背后的动人历史与人文故事,传达出倡导生态文明的人文思考。当日诵读会现场,三位青年领读者李秀洁、马明阳、何璐分别朗读了《华表之木老银杏》《一颗怀抱炸弹的老樟树》《带伤的重阳木》的精彩片段,并谈了自己的阅读心得。

  活动还邀请了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山西省沁源县的代表作专题演讲,宣传推介城市绿色文化。当日,禅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刘芳代表禅城作分享,以南风古灶的古榕为切入点,介绍禅城区在古树保护、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文商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举措和成绩。

  事实上,禅城的古树名木并不少,禅城将古树保护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古树保护管理机制,使古树焕发出勃勃生机,装点着禅城岭南水乡的诗情画意。

  据统计,目前禅城共有古树名木318株,树种主要有九里香、榕树、木棉、龙眼等,大多为土生树种,其中最古老的树是祖庙锦香池中的两株九里香,已经有512岁。禅城全部古树都设置了“身份牌”,写明树的年龄、树种名称、管养单位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去年8月,禅城公布最新古树名木清单,除了公布“身份”信息外,还公布了树的原挂牌号、管护单位、管养人、权属以及生长场所等信息,进一步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及管理。

  开门见绿岭南水乡韵味浓

  悠悠水乡古风韵,醉美禅城岭南情。禅城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坚持实施森林进城,大力推进“林居相依,出门见绿”“林路相依,绿道成网”“林水相依,堤岸造景”等生态工程,在社区、干道、堤岸、公园“见缝插绿”,将禅城的绿色连点成线、聚点成面、连片成景,奋力打造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

  如果说绿色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色,那么乡风文明就是这片底色中最鲜活的一笔。从2017年起,禅城以建设20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为抓手,围绕“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的总体目标,以规划引领、文明支撑、文化为魂,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特色”,扎实推进思想引领、文明函育、文脉传承、规范创建四大乡风文明建设行动。

  两年来,禅城区、镇(街)、村(居)三级投入约2亿元,重点建设200多个项目,打造了一批“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文明村居,为佛山乃至全省贡献了振兴乡村的“禅城经验”与“禅城智慧”。

  同时,禅城以文化为引领,深挖岭南文化内涵,开展一项项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系列文化创意旅游路线,让市民和游客在体验岭南文化风情的同时,刺激旅游消费,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历史与时尚碰撞,文化与经济交融。文化为禅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使禅城处处充盈文化气息,散发恒久魅力。

  南风古灶古榕

  被誉为“传奇古榕”,是禅城绿色文化的一个标志。它屹立在南风古灶的窑顶,生长在无泥缺水、坚硬的岩石之上,有着400多年历史,高达21米,往上绿荫参天,向下盘根错节。它的传奇之处在于:一是长在古龙窑尾上,窑内温度最高达1250度,窑外热气逼人,可这株大榕树依然生生不息;二是树的根部没有泥土,却依然枝繁叶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