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朗沙笋的种植历史

2019-6-20 17:03

  解放后,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在农村由生产队组织集体经济,生产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归生产队集体所有。当时,朗沙实施三三制地区,30%耕地、30%鱼塘、30%水田;居民有个说法:“早造靠竹、晚造靠蔗”;意思是年头是靠种植笋为谋生,年尾是靠种笋甘蔗为谋生。

  绝大多数最初由高级农业社过渡而来,之后进入“大跃进”阶段的生产队组织,这期间以人民公社大食堂为标准,即所有农户及其家庭成员在生产队所设“公共食堂”就餐,劳动不及报酬。

  当年,朗沙以生产队为基础,组织村民种植竹笋,大批量的生产朗沙笋,收获的笋分三个等级进行处理。一级笋是优质品,销售到饮食商家等;二级笋是一般品,进行加工处理后,罐头打包运输到外国;三级笋是普通品,用作加工处理,制成酸笋或笋干。

  据了解,当年海外移民、海外公干的中国居民,由于水土不服,难以适应当地的环境,但是吃了罐头笋,马上把水土不服的情况解决了,因此,当时罐头笋的外贸生意处于高峰期。

  其实,竹笋每个部位都存在它的利用价值。成竹可造纸、搭棚等等;竹叶心又称竹针,是一种中药材,主治功能是清头热,治头昏等;竹笋壳、竹叶可作辅料,喂养鱼;

  随后,由于农民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家庭副业开始蓬勃发展,主要为家庭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始出现各种“农村专业化”的萌芽;当时有居民靠种竹笋养家,种植竹笋虽然辛苦,但对比其他农作物的销售价格比较高。

  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建筑包头”由此慢慢出现。以致导致种植竹笋的居民渐渐减少,种植笋由居民的主业转变成副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朗沙笋的来源下一篇:朗沙笋的特征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