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这位“龙”的“船”人,倾心传承龙舟文化

2020-1-23 09:43|原作者: 广州日报

  说起龙舟,广府地区的人们都对其有一种深深的情结。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还是一种集音乐、戏剧、饮食、造船工艺于一身的“跨界”文化。在南海里水镇东北端贤鲁岛上,有一家纳德利龙舟厂,这是一间传统的龙舟制造企业,而后慢慢发展兴办龙舟文化乐园。这背后,离不开一位女企业家及其家庭对龙舟文化的坚守传承。她,就是刘凤仪。

  放弃高薪开龙舟厂

  只为一份龙舟情结

  在南海里水镇东北端贤鲁岛,西江支流上经常见到一条条龙舟、凤舟从这里运往各地,偶尔听到擂鼓欢呼呐喊声。村民们都知道:“纳德利又有人来玩扒龙舟了。”

  刘凤仪是纳德利龙舟副总经理。2006年,为了支持丈夫陈啟光的造船事业,她放弃了全国进口水果批发市场副总经理的职位,一家人从盐步搬到里水,成立了这家龙舟基地。丈夫负责做龙舟,她负责开拓市场。

  “我们家从公公那一代开始做玻璃钢皮划艇,后来我老公接了公公的衣钵,带着几个师傅来到里水做起玻璃钢龙舟。从船体草稿设计、机械模具改造、模具浇灌、脱模、修边、做龙头龙尾,我们前前后后花了几年的时间研发完善。”说起龙舟,刘凤仪就一脸自豪,“在海上比赛,设计和做工要考虑抗海浪、抗风的功能;在内河划就要考虑重量;新型的玻璃钢龙舟还增加了水瓶卡位、网兜,充分考虑龙舟手的需求,目前这项设计已经获得专利申请,这是我们龙舟特有的,也是我们能从一年几十条的销量到现在一年过百条销量的原因。”

  基地渐渐在龙舟造船界打出了名气,它是佛山唯一一家具备中国龙舟协会器材委员会认证产品单位的龙舟厂,也是多项国内国际龙舟赛事的指定龙舟供应商,埃及尼罗河国际龙舟赛、亚洲龙舟锦标赛、中华龙舟大赛都有用这里的龙舟。

  自掏腰包建龙舟乐园

  只为传承龙舟文化

  由于经常为国外各项龙舟大赛提供器材,刘凤仪有许多机会观摩国外龙舟赛事。看到外国友人对龙舟赛事的热情与兴趣,她心里既高兴又有点难过。“龙舟起源于中国,根就在我们这,为什么却在外国发扬光大了呢?我们自己对龙舟文化了解吗?我们作为龙舟企业生产者,可以做些什么呢?”卖出更多龙舟已不是她的终极追求,她更希望的是,让更多人了解龙舟,爱上龙舟。

  于是,2014年,基地在沥桂龙舟赛现场自费设置了一个龙舟文化展览区,让市民摸龙头、扒旱龙,感受龙舟文化。“那时候看到大人小孩摸到龙头的开心模样,我们就知道花这个钱是值得的。从那年开始,佛山很多大型龙舟赛事参考了这个模式,设置龙舟文化展览区,这也让我们觉得自己带了个好头。”刘凤仪说,“有一天晚上,我和老公突发奇想,不如打造一个龙舟文化基地,让大家来到这里可以看到龙舟生产工艺、体验扒龙舟、了解龙舟文化。”

  于是,2016年,龙舟文化乐园正式落成,市民来这里可以听到龙舟史讲座,在龙艺坊捏一只陶泥龙舟,玩一场龙舟拔河,亲自给龙舟点睛,在16米长的龙舟上品尝祥龙宴。

  “创立龙舟文化乐园的初衷,是想更好推动龙舟文化传承。”刘凤仪感慨地说。不知不觉,龙舟文化乐园的投资金额从前期40万元到后来累计投入超过200万元,“龙船生产基地”向“龙舟生产+体验游”的方向转变,成为广府龙舟文化体验基地、广东省龙舟活动交流展示基地、佛山市青少年龙舟活动训练基地、南海区旅游协会会员单位。

  以龙舟文化带动乡村振兴

  基地算得上是贤鲁岛上的“原住民”,见证着贤鲁岛从一个默默无名的江心小岛,发展成4A景区,也见证着南海区里水镇乡村振兴的历程。

  “好荣幸,这个龙舟文化乐园能纳入里水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我们今年计划对整个龙舟文化乐园进行提升,除了保留模拟生产观摩区外,将龙舟生产厂房迁出去,在贤鲁岛打造一个纯玩纯学纯体验的龙舟文化乐园,提升园区硬件设施,增加生产工艺观摩、全息投影体验等功能。”刘凤仪认为,“产业互融,文旅结合”是活化非遗的“良方妙药”。从传统的龙舟制作到多元化的项目,龙舟基地迎合文化旅游服务的契机,大兴土木,打造龙舟文化乐园,逐渐由生产实业向文化旅游服务业转移,实现活化非遗的重要探索之路。

  “我希望接下来能在龙舟乐园开展更多元化、更接地气的活动,让龙舟这个起源于我们广府地区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也为我们乡村振兴尽一份力。”刘凤仪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 25小时网
  • 佛山人才网
  • 禅城人社通
  • 点赞佛山
  • 禅城美丽乡村
  • 25小时网抖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