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查看: 3294|回复: 9

满足出行需求“约租车”外 当有更大作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9 10:38:29 | |阅读模式
    前天上午,佛山市举行中心城区新增出租车运力听证会,在出席听证会的29名(1人缺席)听证代表中,有28人赞同中心城区新增600台出租车,只有1名出租车司机反对。市交通运输局透露,此次新增的600辆出租车中有120辆是电动出租车,此外还将推出类似苏州的“约租车”模式以缓解打车难。这类出租车一般不用上路拉客,市民可通过预约方式进行租车或者在指定候车点乘坐。

    “打的难”实际上是出行难的表征,隐匿其后的则是出行需求与运力供给的不平衡,尤其在市区等局部地区和上下班等非常时段,表现得更为显著。整体来看,二者之间的绝对平衡不可能实现,管理部门需要做的也能做的是,尽可能实现二者的有效匹配。从市民的角度来看,逐步新增600台出租车的确有助于缓解打的难,但倘若交通拥堵等问题没有解决,新运力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会遭遇消解。与此同时,对出租车司机而言,这可能意味着更长时段的空驶。

    在市交通运输局透露的信息中,“约租车”模式应该说是一个亮点。一来,与“巡游”相比,约租车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整个行业的燃油成本和空驶率;二者,约租车还能够显著降低巡游带来的交通拥堵等问题。也因为如此,约租车服务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占据主导地位。比如英国,约租量在出租车的三种服务中占到了60%。在纽约,约租车的数量已经达到了4万多辆,而传统的出租车则是1.3万辆。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扫街的出租车与静候的约租车在业务范围上必须有明显的区分,否则极易重蹈九成“五区车”扎堆在市区运营,加剧中心区的士运营困难的覆辙:不是因为数量的增加,而是因为时间的更可预见带来的竞争优势。

    当然,必须认清的一点是,出租车数量的增加只是措施,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才是最终目的。为达成这一点,除了解决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建立涵盖打车软件在内的电召平台,充分衔接供需信息外,还应当在提升私家车的“共享”上有所作为。

    汽车共享俗称“拼车”,是从欧美国家兴起来的。瑞士、荷兰等国对这种现象研究后认为,汽车共享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并且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德国、新加坡,赶上交通高峰期,即使是私家车,空车上路也会被罚款。美国也有相关规定,车中如果有两三个人就可在专用车道行驶。在韩国,不仅私家车可成为“顺风车”,就是出租车也可由多位乘客“拼车”,即“合乘制”。若佛山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则无异于掌握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另一把钥匙。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于 2014-6-19 10:39:00 |
发表于 2014-6-19 10:39:11 |
约租车是一个进步
发表于 2014-6-19 10:39:45 |
“约租车”模式应该说是一个亮点。一来,与“巡游”相比,约租车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整个行业的燃油成本和空驶率;二者,约租车还能够显著降低巡游带来的交通拥堵等问题。也因为如此,约租车服务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占据主导地位。
发表于 2014-6-19 10:40:29 |
在德国、新加坡,赶上交通高峰期,即使是私家车,空车上路也会被罚款。美国也有相关规定,车中如果有两三个人就可在专用车道行驶。在韩国,不仅私家车可成为“顺风车”,就是出租车也可由多位乘客“拼车”,即“合乘制”。若佛山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则无异于掌握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另一把钥匙。
发表于 2014-6-19 10:40:37 |
支持拼车!
发表于 2014-6-19 10:41:09 |
中国很多家庭买个车当个宝一样,哪里舍得跟别人共享?
发表于 2014-6-19 10:41:13 |
中国很多家庭买个车当个宝一样,哪里舍得跟别人共享?
发表于 2014-6-19 10:41:21 |
发表于 2014-6-19 10:41:45 |
在德国、新加坡,赶上交通高峰期,即使是私家车,空车上路也会被罚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