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查看: 4351|回复: 4

公子看剧:《琅琊榜》用古典审美看靖王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4 11:45:55 | |阅读模式
  《琅琊榜》是古典审美的一种美好情怀的回归,它很传统,很旧式,但却是古装剧该有的风骨。一再热捧《琅琊榜》,除了因为它故事好看之外,恐怕真有点感动:什么是一部中国古装剧该有的风骨?
  《琅琊榜》果然和“山影出品”的其他剧一样,收视率低开高走,后劲凶猛,目测今年除了11月份要播的《芈月传》能与之抗衡之外,其他的古装剧都只是“洒洒水”。但是,这部剧除了夺嫡权斗的惊心动魄之外,还有什么是需要被看懂的呢?在我看来,《琅琊榜》是古典审美的一种美好情怀的回归,它很传统,很旧式,但却是古装剧该有的风骨。
126319910.png

  小说和电视剧里一样,《琅琊榜》的背景朝代是架空的,但大梁是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六朝”之一,这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的历史时期。魏晋画风里,对礼、言、行都非常严谨,《琅琊榜》将魏晋时期的古典审美贯彻得很好,尤其是在礼仪上,先君后臣、弟友兄恭、父子情、爱情、友情,都在一个并不夸张又很适宜的范围之内——当靖王含泪对母亲说,“我想小殊了”,你并不会想仰天长啸,而是真的能痛其所痛地悲伤,不是吗?
  所以,追这部剧给我最多的感受是,他们这么做,原来才是合乎情理的。
  在服饰道具、整体色块、构图上,这部剧堪称专业,小到梅长苏头上的玉饰变化,大到官员之间衣着颜色深浅彰显的地位阶层,都被捕捉到位。这些只能说明一个剧组的用心,而我看重《琅琊榜》所营造出来的古典审美,是它不曾一丝走偏的情绪,这些年来被太多狗血古装剧洗脑之后,观众已经没有对“古时代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有清晰的认识,也许《甄嬛传》的各种礼仪已经很惊艳了,但《琅琊榜》在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男女之情的情绪控制上,更为“洗心”。
  举几个例子吧。
  靖王要见母妃,并不是想见就能见的,因为他不是亲王,只有郡王的身份,要入宫见母亲得另行请旨。靖王因为祁王案被梁帝打压,常年征战沙场,父子关系不融洽,所以靖王进宫次数少,母子每见一次都犹有一种“下次再见不知何年”之悲感。誉王在靖王获得随时进宫请安的权利之后一度暴跳如雷,靖王从郡王到两珠亲王、七珠亲王、入主东宫、登上帝位,这一切的好戏,都是从皇帝松口让他随时进宫看望母亲开始(这条路真是堪比甄嬛从十七年华到走向太后之位的艰难)。然而,看了这么多年的古装剧,我早已分不清原来出宫另立府第的皇子们,连入宫看望母亲都要先请旨意,我们后来看的哪部剧不都是“我想进宫就进宫、想见谁就见谁”啊。
  卫峥被捕,静妃被皇后罚,这些誉王安排的好戏,都是为了刺激靖王在皇上面前维护赤焰军做的铺排。靖王出城赈灾平息了灾乱,回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回靖王府,也不是去苏府,而是直奔皇宫去见父皇。誉王正是算准了靖王的品行,才可以赶在梅长苏的人去知会他之前,硬生生地将靖王先截走。细想一下,有多少电视剧还能抠住这些细节?而不管是太子、誉王还是靖王,对于梁帝,都必须先君后父,这一点始终都不曾有半点越矩。
  或许跟原著出自耽美文学有关,如今一批90后也把《琅琊榜》中的男男角色都一概看作CP,什么靖苏、苏蒙、苏飞、苏蔺等等。其实理智分析,这部剧还真没过分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表现出来的只是“老派”的兄弟情而已。这份情合情合理,一点也不作,因为我相信“少年的友情”。比如被困九安山的时候,靖王回忆起有一条可以通往山下的路,这条路便是他当年和少年林殊在一起玩闹时发现的,世间并无第三人知道。所以,当靖王对静妃说“我想小殊了”,尽管他的表情就像是在追忆初恋一样,但也丝毫不影响我对这种情谊之间的理解——少年时的朋友最长情,何况还是一起长大的好兄弟,理应如此。
  对于男女之情,这部剧描述得更是极为克制,先说说夏冬,因为是未亡人的身份,这位掌镜史十三年来喜怒都很少显露于人前,她的服饰非白即黑或暗沉,跟这个角色很搭。霓凰和林殊有婚约,也算是未亡人,但因为两人并未成婚,所以霓凰的服饰多素雅、拒艳俗,也符合一位代父征战的女子的气质。光是这两位“未亡人”的穿着打扮都如此细心区分,剧组确实用了心。
  霓凰用女人的第六感,认出了梅长苏就是“她的小殊哥哥”,在长亭的那场戏,刘涛的演技堪称人生顶峰,隐忍克制到爆发,一气呵成,层次分明,这种十三年后失而复得的情绪,悲喜交加,但始终是“发乎情止于礼”。霓凰将一腔爱意全部停留在心中,之后她对梅长苏的称呼也在“苏先生”和“兄长”之间转换。霓凰也很俏皮,也有醋意,她知道宫羽愿意为梅长苏易装站岗时,丢下一句“那好,以后苏先生帐前安全都由我负责”。《琅琊榜》没有太多风花雪月,却有情丝万缕的爱意缠绕。再看看其他电视剧,这么一对相互爱慕又久别重逢的恋人,早就吻上摸上滚上了,可是这些都没有发生,霓凰对梅长苏,最多只有礼节上的拥抱,和她知道梅长苏重生的故事之后落下的滚烫的泪。
126319860.jpg

  这种男女之情的把控,赢得了观众的尊重。

  我们为什么一再热捧《琅琊榜》,除了因为它故事好看之外,恐怕真有点感动:什么是一部中国古装剧该有的风骨?尊重当时背景,并不等于一定要向市场妥协。《琅琊榜》最大的成功之处,不是百分之九十八都尊重原著,而是抓住了原著最内在的精髓,回归传统的中国审美情怀,无论是兄弟、君臣、男女,在那个朝代,“情”就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因为你们爱聊基腐,我们就拍捡肥皂。



发表于 2015-10-14 11:49:45 |
最近的热帖啊
发表于 2015-10-14 11:50:13 |
一再热捧《琅琊榜》,除了因为它故事好看之外,恐怕真有点感动:什么是一部中国古装剧该有的风骨?
发表于 2015-10-14 11:51:07 |
备纸巾,虐爆泪腺的剧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