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查看: 3671|回复: 12

塌楼事件应成房建反思教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8 09:17:33 | |阅读模式
    担忧:我的楼盘安全吗?

    塌楼事件应成房建反思教材


    奉化危楼倒塌不是偶然事件,危楼也非奉化特色。屡见不鲜的“楼脆脆”背后是房地产乱象的写照和相关部门的失职。

    当下,只有采取切实、果决的措施对危楼进行纠偏、治理,才能避免塌楼事故的重演。

    几天来, 浙江奉化塌楼事件所引发的种种担忧仍萦绕在公众心头:为什么一栋只有20年历史的标杆楼会突然间轰然倒塌?我家的楼盘也会有这样的隐忧吗?

    痛心感:70年的产权20年的房?

    最新消息显示,奉化突然倒塌的居民楼房已经开始拆除,但是,目前截肢女孩却仍未脱离危险,已被截左肢的她,可能面临再次截右肢的命运。这位名叫沈黛璐的女孩是这次塌楼事件中最后一位被救出的人,这一次1死6伤的事故中唯一的死者是她外婆。

    目前,由奉化市纪委牵头,会同监察局、行政问责中心成立责任追究调查组,启动问责机制。不过,塌楼的居民仍然拒绝在补偿协议上签字,因为他们被告知,遗留在房内的财产、物品不会有补偿,更无法接受一个只买了20年的房子轰然倒塌的事实。

    连日来,不少网友也纷纷质问,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为何现有楼房却20年就如沙崩瓦解?“70年产权的房子,20年就倒了!让人如何心安?!”

    恐惧感:我家的楼房也有问题吗?

    有分析认为,目前隐忧较大的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建筑的楼房。

    专家表示,那时候房屋设计都是在照搬苏联的经验,尤其是计算公式是直接翻译过来的,再根据国情套用。如此套用尤其不适合南方的建筑,因为砂浆强度是不一样的。很多建筑工人甚至来不及学习建筑常识,就从“稻田”直接上了脚手架。房子难免先天不足。

    后天失调则表现为,当年的设计跟不上需求,几乎都有大装大改。那个时代的房子几乎都是砖混结构,受力在墙体,承重墙是万万不能被破坏的。在我国,破墙开店、野蛮装修却屡见不鲜。

    不过,更多人担心,2000年以后新建的房子到底能不能让人放心?

    去年,”以房养老“之所以被广泛质疑,其中也有房子质量的问题。在大拆大建的浪潮中,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让我国成为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而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

    这无疑是一个令“房奴”们揪心的数字。

    无力感:真相之后,出路在哪?

    事实上,“楼脆脆”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也并不局限于那些“80”“90”房。2009年,上海13层在建楼房发生整体倒覆就曾引发公众热议。

    换句话说,目前对于“楼脆脆”的处理模式多为安置居民—调查追究—拆除重建的就事论事模式,很难排除新的危房的出现。

    昨日,光明网评论指出,补偿远不如真相靠谱——至于盖楼热中的大小城市,“摊大烧饼”显然不如“体检”重要。新华网快评也称,官员“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表态言犹在耳。谁该为当初承诺“买单”?

    昨日就有专家建议,施行强制验楼刻不容缓,各地政府宜早日推出适合本地情况的“强制验楼计划”。 问题在于,这样吃苦受累又“没好处”的活,该由谁来承担呢?

    结语

    毫无疑问,不但要对奉化塌楼事件进行严格的责任倒查和追究,且很有必要将其作为当今房地产建设的一个教材,梳理、反思存在的种种乱象、弊病,采取切实、果决的措施进行纠偏、治理。事关民众性命安全,不能总等事故发生了才有所检讨。

    亡羊补牢未尝晚

    近年,“楼脆脆”多发,旧楼的检测、修缮问题实在该慎重考虑了。“出事一次,处理一处”的点对点治疗法,已经难以让人安心。

    香港:推行强制验楼计划

    2012年,香港就曾推行强制验楼计划,其中清晰界定了私人业主与政府的责任:政府监督不能缺位,业主作为楼宇的产权人也要对建筑负起保养、维修之责。

    香港政府早在2003、2005年就做了两次公众咨询,达成了共识,修缮责任主要是由业主负责,但是政府方面协同有关的行业协会、保险公司等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除了直接的补贴之外,还有免息贷款以及帮助入保险。

    香港的经验是建立在香港的开发商本身得到的监管比较严格,楼盘质量比较过硬的前提下,因此很少考虑开发商的责任问题。但是其细化责任和照顾弱势群体结合的思路对内地的旧楼问题不乏是个参考。

    韩国:政府牵头老房改造再生

    韩国也经历过同样的问题。韩国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建了很多房子,2008年,有学者统计占了全韩住宅的71%,老化的问题也相当集中。

    面对此问题,就由韩国的政府部门牵头做住宅再生工程,将建筑主体留下而其他部分进行改建,达到焕然一新的效果。而这样的做法,其实对改善中低收入者的生活环境,平抑房价、节约资源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旧房改造本身就是公益的。

     他山之石

   外国房子,为何长寿?

    在欧洲,许多老建筑在显要位置标注着建造年代,建造者对它能够经久耐用、世代相传充满自信。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事实上,这些国家不但重视建筑质量,对规划、设计也经过详细论证,还非常注意对建筑物的维护、加固和病害处理。

    法国:保险公司唱主角

    政府主管部门不直接参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而是实行强制性的工程保险制度规定:凡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包括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施工、质量检查等单位,均须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则要求每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都必须委托一个质量检查公司进行质量检查。为了保证质量,使质量检查公司能保持其第三方客观公正的地位,质量检查公司不得在国内参与除质量检查以外的任何商业活动。

    美国:政府直接全程干预

    与法国相反,政府直接参与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监督检查。在美国,政府质量监督检查的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自己的检查人员;另一类是政府临时聘请或者要求业主聘请的、属于政府认可的外部的专业人员。这些监督检查人员都直接参与每道重要工序和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在由他们认定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对工程材料、制品质量的检验都由相对独立的法定检测机构检测。

    (来源:佛山日报)

发表于 2014-4-8 10:18:21 |
发表于 2014-4-8 10:18:31 |
说得好!
发表于 2014-4-8 10:18:53 |
塌楼事件应该引起所有开发商的重视
发表于 2014-4-8 10:19:09 |
这个绝对要做反面教材
发表于 2014-4-8 10:19:19 |
发表于 2014-4-8 10:24:52 |
严重质疑以房养老
发表于 2014-4-8 10:25:21 |
与开发商关系不大,主要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错!
发表于 2014-4-8 10:25:35 |
看现在的中国建筑,象雨后春笋般的长,驴屎蛋子----表面光!一场大雨便现原形!
发表于 2014-4-8 10:25:52 |
26000号 发表于 2014-4-8 10:25
与开发商关系不大,主要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错!

责任固然要查,但是我想知道楼顶乱搭建,楼下乱装修,这些都算谁的?造房子的要查,用房子的也该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