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5-26 09:45:14
|
|阅读模式
目前,各省份均已出台高考新政。其中,各地加分大瘦身最引人关注。此轮大规模调整主要集中在体育、奥赛等缩减项目及降低分值。与此形成反差的是,13个省份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甚至加20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高考加分中不够严密的制度设计、缺乏透明度的运作过程及形同虚设的监督机制,为权钱交易提供了可能与通道。在此情形下,教育部门对加分政策也进行了反思与调整,大幅缩减特长、奥赛等领域的加分项目及分值值得赞赏,但品德加分依然坚挺,再次引发人们对高考公平的担忧。如果说特长考核、奥赛还可以对学生的相关能力予以量化,在一定程度上评出个三六九等;那么品德由于其内涵丰富、标准因人而异,压根就难以衡量评判,无法分出高下,其可操作性着实令人怀疑。
更何况,“举孝廉,父别居”的历史故事已经告诉我们,选出来的道德楷模未必名副其实。国人在弄虚作假上向来不缺乏想象力和办法,为了现实利益,制造事迹、表演高尚的“品德秀”想必将在各地上演。而对于拥有丰富社会资源的家庭而言,请人捉刀写就一份感人至深的申报材料,再通过暗箱操作获得名额绝非难事。
不必问我为何以如此恶意揣测“品德加分”,盖因在特权并未完全消除、权力尚未得到足够限制的当下,我们已经看到太多负面的例子。当高考加分政策在一些地方已被严重异化,极大损害了普通考生的正当权益和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分已然偏离了政策出台的初衷与本意。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宁要不加分的相对不公,也不要让各类加分戕害社会公平。
自然地,有人质疑,取消了高考加分,岂不是又回到了人才培养的老路子,造成人才千人一面的负面效果?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随着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扩大、自主招生政策的完善,各类特长或品德高尚的考生都有机会通过相应测试或资格认定,取得降分优惠。
来源:佛山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