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时网_佛山市民生活网

查看: 5085|回复: 4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在想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4 10:18:46 | |阅读模式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大多处于5~6岁的年纪,很多人将这个年纪的孩子形容为“永动机”,他们总是那样精力充沛、精神饱满。然而很多父母却会抱怨孩子总会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给自己添了好多的麻烦。事实上,父母们不应该为此而责备孩子,因为这些在父母看来是搞破坏的行为,也许正是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体现。很多教育学家都这样形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想象力连安徒生都要嫉妒三分,他们的创造力令莱特兄弟都佩服。

  虽然父母总是希望家里的环境保持干净整洁,总是不愿意看到孩子把家里弄得乱糟糟,但如果父母总是用这种成人的思维去分析孩子的行为,就永远也无法发现孩子行为当中的闪光点了。很多时候也正是我们这种成人思维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试想一下,一个总是担心把家里弄乱的孩子,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不同的玩具彼此联系,创造出一个奇妙有趣的玩具世界吗?

  所以,要想促进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保护孩子珍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应该放弃那些成人思维,解除对孩子的束缚,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学着去发现并鼓励孩子行为当中的闪光点。

  除此之外,处于5~6岁年龄段的孩子还常常会表现出以下几点行为特征:

  第一、认知能力出现较大发展。

  5~6岁的孩子开始用他们特有的视角去探索、发现周围的世界。在这一阶段,他们不仅想要知道眼前的东西是什么,还想要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比如拿到一个新的玩具,孩子首先会通过看、摸、敲等方式探究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然后再通过说明书上的图示,研究这个玩具的玩法。另外,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物理现象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想要知道为什么针会沉到水底,而木头却浮在水面上,诸如此类。因此,如果父母们能够送正在上幼儿园大班孩子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一定能够大大地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激发孩子对科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注意力容易分散。

  到了这一年龄段,虽然很多事情孩子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了,但他们的注意力仍非常容易分散,无法做到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特别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会表现出动作缓慢、心不在焉的样子。因此,他们常常需要家长的激励,才能迅速又顺利的完成任务。父母们可以通过一些教育策略来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比如和孩子比赛看谁做得快,或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就给予一定的奖励等。当孩子非常积极的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不但更容易集中,而且动作也会快得多。

  第三、对母亲的依恋仍然较强。

  虽然大多数5~6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很好的融入同龄小朋友的群体了,但他们对妈妈仍然非常依恋:在幼儿园呆久了会想妈妈;天黑了妈妈还没有回家,就会表现的非常惊慌......孩子对妈妈的这种依恋,让每一个妈妈都倍感欣慰。但妈妈们绝不能因此而与孩子寸步不离,这或许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这些依恋妈妈的“大孩子”,我们建议妈妈常常向孩子表达自己对他的爱,这不但能使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还能帮助孩子逐渐淡化对妈妈的依恋。具体而言,妈妈们可以在有事外出时主动给孩子打电话说明,在一些小事情(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等)上让孩子帮助妈妈做决定。这些行为都能使孩子深深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爱和信任,当他们明白妈妈是真正爱自己时,就能够放心地投入自己的社交生活,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了。

    作为父母,对于5~6岁的孩子,我们不仅要尊重其思维、行为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不过度束缚孩子,也要发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的新特点和新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才能使孩子自身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使孩子的成长过程更为顺利。

发表于 2014-10-24 10:21:22 |
小中大班三个阶段,思想真的会有很大的不同
发表于 2014-10-24 10:22:12 |
这阶段是开发想象力最好的时期
发表于 2014-10-24 10:23:14 |
到了小学一二年级,依赖性还是很高的
发表于 2014-10-24 10:24:05 |
这时期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搞笑想法啊
 
返回顶部